松林胃肠门诊官方网站

# # # # # # # # #
湘潭医院
电话:0731-52525522
手机:15080788088(微信)
株洲医院
电话:0731-22777722
手机:13307320731(微信)

胃肠科普

胃炎

发布者:webadmin 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6-10-16 15:47:28

 

定义

中医没有胃炎的概念,根据临床症状的比较,胃炎与中医中胃脘痛、痞满、吐酸、嘈杂、纳呆等病证临床表现类似。其症状多表现为饭后饱胀、上腹部疼痛不适、嗳气、食欲减退、泛酸、烧心、呕吐、恶心或消瘦、贫血、腹泻等。

症状

1. 急性胃炎

常有上腹痛、胀满、恶心、呕吐和食欲不振等;重症可有呕血、黑粪、脱水、酸中毒或休克;轻症患者可无症状,仅在胃镜检查时发现。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应有门静脉高压或慢性肝病的症状和体征。

2. 慢性胃炎

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。可表现为中上腹不适、饱胀、钝痛、烧灼痛等,也可呈食欲不振、暖气、泛酸、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。体征多不明显,有时上腹轻压痛。恶性贫血者常有全身衰弱、疲软、可出现明显的厌食、体重减轻、贫血,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。

病因病机

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相关,饮食生冷、油腻、辛辣,过食、少食,饮食不规律等均可引起本病。外感邪气、情志不遂、体质虚弱等亦能引起本病。本病病位主要在胃,与肝、脾密切相关。

一、外邪犯胃

外邪中以寒邪最易,夏暑之季,暑热、湿浊之邪也间有之。邪气客胃,胃气受伤,轻则气机壅滞,重则和降失司,而致胃脘作痛。寒主凝滞,多见绞痛;暑热急迫,常致灼痛;湿浊黏腻,常见闷痛。

二、饮食不节

胃主受纳,开窍于口。若纵欲口腹,饥饱失调,寒热不适,偏嗜烟酒,或药石伤胃,均可戕伐胃气,气机升降失调而作胃痛。目前,临床上以过食肥甘厚味及烟酒致病最为常见,因厚味及烟酒皆有湿热或燥热之性,停于胃腑伤津耗液为先,久则伤脾。

三、情志不畅

情志所伤,是肝脾功能受损,也能引起本病。如气郁恼怒则伤肝,肝气失于疏泄条达,横犯脾胃,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,气血阻滞则胃病;忧思焦虑则伤脾,脾伤则运化失司,升降失常,气机不畅也致胃病。

四、脾胃虚弱

劳倦太过,失血过多,或久病不愈,伤及脾胃;或身体素虚,脾胃不健,运化无权,升降转枢乏力,气机阻滞而致胃病;若中气下陷者,病情可进一步加重;若脾胃阳虚,阴寒内生,胃失温养而病;若胃病日久,阴津暗耗,胃失濡养,气机失调,也致胃病。

综上所述,胃炎与胃、肝、脾关系最为密切,初起病位主要在胃,间可旁及于肝;病久则主要在脾,或脾胃同病,或肝脾同病。

中医治疗

治法上当以理气和胃为基本原则,但须审症求因,审因论治。邪实者以祛邪为急,正虚者以扶正当先,虚实夹杂者又应邪正兼顾。辨证时应以胃、肝、脾之脏腑辨证为纲,以八纲辨证为目,加以疏理为要。

一、理气和胃法

用于胃炎之胃气壅滞证,用香苏散加减。

二、清胃泄热和中法

用于胃炎之胃中蕴热证,方用泻心汤和金铃子散加减。

三、活血化瘀理气法

用于胃炎之瘀血阻滞证,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。

四、养阴生津法

用于胃炎之胃阴不足证,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。

五、疏肝和胃理气法

用于胃炎之肝胃气滞证,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。

六、清肝泄热和胃法

用于胃炎之肝胃郁热证,方用化肝煎加减。

七、温中健脾法

用于胃炎之脾胃虚寒证,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。

 

松林胃肠专科经验

松林胃肠专科的专家们通过长期的治疗与研究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既能把握胃炎的复杂病机特点,又能辨证与辨病相结合。

1. 治胃三法,和降为先

胃病病位在胃,治应以胃为本。胃为阳明燥土,多气多血,生理上以和降为顺,病理上以胃气壅滞为主。治胃以清、润、降三法括之,而三法中,尤重和降。

2. 肝脾并调,重在气血

胃病在胃而与肝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。脾胃同居中焦,一主腐熟,一主运化,共司后天,调理气机。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”,亦应知肝传胃。故胃病日久,多及肝脾,而胃同治,或脾胃同治,或肝脾胃同治。而调理肝脾重在气血。胃病多实,脾病多虚。脾病或责之中气不足,或责之中气下陷,或责之脾阳不振,故治之多健脾、升阳、温中,而不离乎气。

3. 微观辨证,用药精当

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。辨证的核心在于通过传统的和现代的诊查手段,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,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,综合分析,以辨明病因、病位、病性和病机的转化。

4. 辨病治疗,同中求异

现代中医治疗学应注意辨证施治与专方专药想结合。如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均以胃脘痞闷,时或疼痛为主症,属中医“痞证”范畴,但一虚一实,一在胃一在脾。前者治宜和胃通降,用香苏散。后者则视轻重不同,分别治以甘寒益胃、甘平养胃、甘温健胃。甘寒益胃以益胃汤化裁;甘平养胃以乌药汤加味;甘温健胃以香砂六君子、当归补血汤化裁。

(二)胃炎以热症居多,病机以木郁化火,横逆犯胃为主。松林胃肠专科辨证施治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:

1. 治以调气清热和胃为主

慢性胃炎本属木郁化火,肝气犯胃,故拟定调气清热和胃为治疗原则

2. 宗“中焦如衡,非平不安”

脾胃一运一纳,一升一降,一燥一润,相反相成,故治疗十分注意“衡”,其应用有a.寒温相适。b.升降并调。c.营阴兼顾。d.虚实同理。

3. 胀满当辨虚实

属实者,宜疏导、化湿、清热、理气。脾虚者,当温中、升阳、健脾。若阴虚者,当用理气不伤阴之品。

4. 病久当调气活血并进

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胃阴不足或瘀血阻络,治宜养阴益胃,调气活血并进。

想进一步了解详情,可点击右边按钮,直接在线咨询松林胃肠专科专家。

 

调护

一、清淡饮食

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物质,如烟酒、浓茶、咖啡等,多食水果、蔬菜,饮食规律。

二、保持适当运动

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,可以增强体质,提升正气,抵抗外邪。

三、调畅情志

情志不遂是许多疾病的诱发因素,保持良好的心情,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,还避免了许多疾病的诱发。

 

 

分享到:

上一篇:胃痛

下一篇:十二指肠溃疡

X